专栏|王希富: 从搓条饽饽到萨其马,看勤行菜点的异化流失
搓条饽饽、蜜供和萨其马,这三种具有渊源的饽饽,在发展中既有层次提高的变化,也有“过时被弃”的变化,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。
文|王希富
插画|郑莉
在勤行学手艺,首先要特别明白菜点的门类。所谓“找准人,认准门”,从师必须找本行真正的行家,特别是“门里出身”的师傅,绝不会耽误你的前程。拜了“二五眼”(北京话,指不怎么样)为师,必然会耽误你一辈子。还有认准所学手艺属于哪个门类。只有这样,才能掌握其特点与技术内涵,你的手艺才不会“走迹”变味。
要认清门类,首先从菜系开始,不能什么都学,否则混杂在一起,眉目不清。如果混学,结果就是一门也学不会。现在常有人提倡融合菜,似乎就有一些混学混作的意思。但是融合菜如果真成了一个特殊的门类,便也无可厚非。这与认真传承传统烹饪技艺不是一个概念。
一个菜点门类的形成,是由一个地域的生活习惯和物产特征决定的,当然也与地域的文化传承有关。这就决定了“本帮菜”不能与外帮菜随意融合。真正准确掌握一个类别菜点的手艺,是一个厨师学艺的根本,也是一种艺德。
除了上述菜点门类的特点,学艺者还需要准确掌握主料、辅料、调料的细节特征和使用要求,准确掌握火候、刀工和灶上灶下的一切烹饪细节。因为这些因素确定了菜品成型的特点。
搓条饽饽
勤行的菜点有时会出现相似性和相关性,不少食客常把不同的菜点混为一谈,甚至厨师在传承中也出现偏差而走样,如商家将甲乙两种不同的菜点混杂在一起,有的菜点甚至在传承中悄然被其他菜点代替。
这里并不去研究此类被替代的蹊跷。烹饪者必须要知道和掌握菜点的发展起源、原料区别、烹饪差异,以及其色、香、味型的内外区别,原原本本地制作出菜点的原汁原味来。既使色、香、味、形相似,也要抓住其精髓要点,掌握其火候刀工,制作出可以区分毫厘差异的菜点,那才叫技艺双馨。
在普通菜点中,不同品类渊源相近的便有不少。如元宵与汤圆、焦圈与油炸鬼、饺子与锅贴、烧猪与烤猪、炖肉与红烧肉、苏造肉与卤煮、饹馇盒与饹馇卷、抻面与拉面、烧饼与火烧等,不一而足。真正内行人一听就知道二者各不相干,或是另有延续之先后。手艺稀松一点的,便经常鱼目混杂、不置可否。
到现在,还有不少号称“老北京”的酒店,天天叫卖老北京红烧肉、芝麻火烧,更不必说影视中的外行专家在菜点类别上出现的硬伤与穿帮笑话。
由于行内对不少“老品”相知不多,很容易在技术和原料上混杂、变换,引起技艺的丢失和“串行”。以至于一些有关联的品类“丢三拉四”,或是出现“三缺一”、还有丢得多、留得少,便是“桃园三结义,孤独一支”。
所谓“三结义”,是指品类的相似性。这相似性有两类,一类是平行的并列类,品类之间没有发展的延续性和渐变性,各成一家,只是口感、外观或是某一特色相似,特别是有的品类不是一个菜系,各在天南地北,这是菜点发展的“不谋而合”;另一类是品类具有延续性和变换性,即一个品类是由另一个品类发展变化而来,这就不是并列类,而是衍变类,无论是并列类的相似,还是衍变类的相似,其发展都是菜点产生渐变。
在渐变过程中,菜点的品质或上升,或下降。上升是菜品向高档次宴席类发展;下降是菜品向经济实惠类发展。只要在市场中具有生命力,菜点就会产生发展和变化。
但是,在发展和变化的同时,菜点还有可能在菜系中消失。菜点消失的原因很多。第一,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,一些不适合作为菜点原料的物料被人类保护性弃用。如以猴脑、穿山甲、熊掌、鱼翅、果子狸、飞龙等制作的菜品,目前基本已经从餐桌上消失。
第二,由于烹饪技术失传、断档而无法恢复菜点的原汁原味,制作后继无人。这种情况多是出于长期战争、动乱、贫困、灾荒,如果各类情况连续超过几十年、上百年,完全没有传承人继续,原味菜品就会真正丢失。在历史与当今的菜品及技术对比中,可以发现不少此类菜点,但是,却很不容易为行内认可。因为,任何一道菜点如果真正失传,便缺少具有真正可以鉴定真伪的专家。完全靠传说、史料恢复的菜品,无法鉴别其是否原汁原味。于是,便会出现不少有名无实的赝品,并且技出多路,各不相同。
综上所述,我们需要讨论的是,那些失去的菜品、饽饽如何逐渐远去?将来又要如何寻根觅源,沿着这些消失的轨道寻找回来?这就是勤行菜点发展中的传承发展与异化流失。
萨其马
如果从勤行的饽饽说起,首先要分清宫廷饽饽与饽饽铺饽饽。内务府宫廷饽饽的品类非常繁杂,不但用料稀缺,而且做工讲究到极致,笼统估计也要几百上千种之多,恢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大。因此,这类细节便不去讨论。但是,京城各类饽饽铺的满汉饽饽值得研究,据笔者所知,还是可以找到尚有的真传,恢复原汁原味。
以饽饽铺的饽饽为例,在百年的历史过程中,也经过不少战乱与灾难,承受过近似毁灭性的挫折。近年,我开始创建一个新的满汉饽饽铺时,就想以此探讨、恢复那些被异化与流失的优秀饽饽品类,并得知在不少同行共业的朋友或京城老辈的食客中,不少人对此非常热心。
比如,有不少朋友打听一种搓条饽饽。有的老人说,早年曾经吃过,其焦脆香甜,老少皆宜。可是,如今市面上并无此物。其实,搓条饽饽确实是老饽饽铺的饽饽。而且,还有一些和搓条饽饽相近似的产品,如蜜供和萨其马。
这三种饽饽源于一类,早年都是满式饽饽。搓条饽饽是一种黏货,主要原料是黏高粱米、黏黄米和江米,制作相对简单。将三类米蒸熟,打成熟桨,类似朝鲜族的打糕;将打浆铺平,切块,撒黄豆面,搓条,炸成金黄色,沥油,压实成饼,切条搓实,再压成饼状,下垫熟芝麻,上撒白糖与黄豆面一层,切块而食。此为搓条饽饽。早年在京城家庭,旧历年前便有制作。母亲和外婆制作的搓条饽饽,焦脆细嫩,满口香甜,比饽饽铺的更好吃。
搓条饽饽好吃,但是属于黏米类饽饽,不喜爱黏米者便不爱吃。于是,便有用白面和香油制作搓条者。使用酵面(如今可用苏打),叠层,翻麻(花),搓条,炸制成麻花酥条;用白糖、饴糖、蜂蜜、桂花挂汁,堆砌成型,便是蜜供。
蜜供比搓条饽饽行销更广,特别是可以组成各类造型,甚至制成宫殿,成为宫阙式蜜供。蜜供成套出售,可以化整为零,预付货款,春节一次取供。蜜供用于供奉先圣、祖辈,倒也是心到神知、上供人吃,是孩子们极为喜吃的过年饽饽。
到了平时,一般就不再买蜜供为食。于是便有了与其类似、但是做工更为细致的搓条饽饽,便是萨其马和芙蓉糕。此物主料除了白面,又加了鸡蛋,搓条油炸,极似蜜供之道;除了压制成型,还要熬制白糖、饴糖、桂花之糖浆;将面条浇灌搓揉尽透,压成厚饼;下撒熟芝麻,上撒各类果料。此物无论是口感、外观还是营养,都是搓条饽饽中的翘楚,故此流传至今,为人所喜爱。
以上三类,总体属于搓条饽饽,但是在传承与发展中有了不少变化与提高。早年的黏米搓条饽饽已经流失不见了,如今若要恢复,或许会返璞归真,依然有食客高兴购买而食之。这三种具有渊源的饽饽,在发展中既有层次提高的变化,也有“过时被弃”的变化,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。
红烧肉
菜品的传承衍变更为复杂。若以几个并无相关的类似菜品为例,便可知远在千里之外并无渊源的隔系菜品,也会出现混搭或误传的现象。例如东坡肉、红烧肉和炖肉这并非“结义”的“三雄”,如今却常被一些酒店或厨行大师混搭不散地纠结在一起。
其中最古老者为东坡肉。此肉的制作源于苏东坡,是苏东坡谪居黄州时自作自食的菜品,从其《猪肉颂》可知,做法属于炖肉。此菜只用香辛料和酱油类调料炖制,并不加糖。
目前被广泛流传的红烧肉,虽然也是一种炖肉,但是,制作中使用冰糖、砂糖和糖色,突出了糖色的光度和口味的甜度,是南菜的典型做法,无法与东坡肉类比。
京城的炖肉早年与满菜的大炒肉及清宫廷的炖肉基本一致,除了香辛料之外,制作中绝不使用白糖或冰糖。其调味的特点是使用黄酱调和诸味,并留有醇厚的酱香。
本来这三种菜品地处天南地北,各不相干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新丰楼在京红极一时,并在鲁菜系中推出了“新京菜”,其中包括红烧肉。当时的做法与南菜的罐焖肉类同。
此种红烧肉从新丰楼传至北京其他饭店的鲁菜之中,其实是鲁菜融合南菜的一例。虽然酒楼曾有此菜,但并不是京城名菜,实际上就是南菜中的罐子肉。将猪肉入罐,加白糖、冰糖等各类调料,焖至酥烂。朱绍文相声中所说的“酱豆腐肉、坛子肉罐子肉”中便有此南菜。那时,京城的老菜依然是炖肉。京城俗话说到好吃,就是:炖肉、烙饼、摊鸡蛋,包子、饺子、炸酱面。
不知何时,把红烧肉说成了“老北京”特色菜。这就是不相干菜品在发展中被交叉混搭,一个菜顶替了三个菜,结果就剩下了这个顶包菜孤独一支了。究其根本,主要是市场混乱、行业无序、专家奇缺、技术断档,技艺的健康发展受到干扰与歪曲,甚至将行内流传年久的名菜变得面目皆非,在失去正式渊源关系的发展中流失或畸变。这也是当今餐饮业大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小小遗憾。
★ 以上内容节选自《中国烹饪》2018年3月刊,欢迎转发到你的朋友圈。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,侵权必究。如需转载,请提前沟通,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。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。
往期精彩回顾
(点击标题,即可阅读全文)
编辑|猫头鹰小姐
点击链接,查看更多专题菜谱
▼▼▼
……
一键下单新刊
▼▼▼
《中国烹饪》
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,
创刊于1980年,
发行遍及海内外。
微信号:ChineseCuisine1980
商务合作:010-63044739
投稿邮箱:zgpr1980@163.com
快到碗里来
!
【戳这里,有惊喜!】